概况 | Profiles
[游湖]清明佳节,小生许宣往爹娘坟上祭扫而归,遇到由峨眉山而来的白娘子和青儿。白娘子见许宣俊雅不凡,搭上许宣所乘游船,又作法兴雨,借得许宣手中雨伞。
[订盟]许宣如约到白娘子和青儿住处取伞,白娘子显露爱慕之意。许宣言及家贫如洗,白娘子劝他不必以贫介意。两人由此订盟,成就姻眷。
[端阳]端阳节到,许宣见白娘子身有不适,为其号脉,得知她已怀有身孕,十分高兴,要与她同饮雄黄酒以示庆贺。白娘子推辞不过,饮下雄黄酒,忽然变做蟠身,把许宣吓死在地。
[求草]为救许宣,白娘子来到嵩山南极仙翁处求取仙草,遭到鹤童阻拦。白娘子百般恳求,鹤童只是不肯,双方大打出手。直至南极仙翁归来,白娘子再次好言相求,终于得到仙草。
[水斗]许宣受法海禅师蛊惑,前往金山寺上香。白娘子与青儿追上金山索夫,遭到法海拒绝。无奈之下,白娘子与青儿发动水族,水漫金山。终因法力不及,未能如愿。
[断桥]白娘子和青儿借水遁逃回临安,而法海也送许宣回往临安。许宣与白娘子、青儿相遇断桥。白娘子怨许宣薄幸,青儿恨许宣狠心。经一番言语冲突,三人重归于好,相携回家。
[镇塔]白娘子产下孩儿许士麟。许宣闻知法海即将前来收取白娘子,一时不知所措,经一番内心挣扎后终于向白娘子示警。法海率揭谛神持金钵来到,将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
[祭塔]许士麟长大成人,得中状元,因思念母亲前往雷峰塔祭拜,哭奠呼天,感动佛爷。佛爷下法旨派法海重回雷峰塔放出白娘子。许宣和白娘子一家终于团圆。
演员介绍:
倪润志--白素贞
工武旦,师承王芝泉、谷好好、张志红、孙丽萍。2019年毕业于浙江职业艺术学院,同年进入浙江昆剧团工作。在校、在团期间学习了 《扈家庄》《挡马》《雷峰塔·求草》《金山寺·水斗》等折子戏。
曾获2015年全国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铜奖,2017年"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B组银奖。其主演的《通天犀》入选全国第三届"梨花杯"展演剧目。2018年获得长三角地区中青年戏曲演员武艺展示"十佳选手",大世界城市舞台中国魅力金榜。
王恒涛--许仙
浙江昆剧团"代字辈"青年演员,中共党员,工小生2017年拜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为师,前后并跟随岳美缇、蔡正仁、李公律、黎安、王凯等老师学习。2019年毕业于浙江职业艺术学院"13昆曲班",同年进入浙江昆剧团工作。演出剧目有《玉簪记·琴挑》《红梨记·亭会》《百花赠剑》《绣襦记·打子》《慈悲愿·认子》《草庐记·花荡》《雷峰塔·断桥》《长生殿·闻铃》《雅观楼》等折子戏。主演大戏《牡丹亭》《西园记》《雷峰塔》。
曾在2014年全国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2017年获"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B组银奖。2018年《牡丹亭·叫画》入选全国第三届"梨花杯"展演剧目。2018年参加中国第七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雷峰塔》中饰演许宣。同期,《叫画》参加"名师传戏"折子戏专场。2018年主演《牡丹亭》参加俄罗斯MINIFEST国际青少年戏剧节、第六届中国校园戏剧节。2020年9月在杭州举办"朝元恒歌"-王恒涛个人艺术专场。曾在2014年全国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2017年获"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B组银奖。2018年《牡丹亭·叫画》入选全国第三届"梨花杯"展演剧目。2018年参加中国第七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雷峰塔》中饰演许宣。同期,《叫画》参加"名师传戏"折子戏专场。2018年主演《牡丹亭》参加俄罗斯MINIFEST国际青少年戏剧节、第六届中国校园戏剧节2020年9月在杭州举办"朝元恒歌"-王恒涛个人艺术专场。
张唐逍--小青
浙江昆剧团"代字辈"青年演员,工六旦,师承"秀字辈"国家一级演员唐蕴岚、郭鉴英,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梁谷音。2019年毕业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同年,进入浙江昆剧团工作。学习剧目有《牡丹亭·游园》《牡丹亭·闹学》《孽海记·下山》《孽海记·思凡》《西厢记·佳期》《西厢记·跳墙着棋》《钗钏记·相约》《钗钏记·讨钗》等剧目。其中,出演大戏有《牡丹亭》《西园记》《雷峰塔》。
鲍晨--法海
国家二级演员。2000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96昆剧班",同年进入浙江昆剧团工作,是浙江昆剧团"万字辈"优秀青年演员。工老生,师承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计镇华、陆永昌、张世铮、陶伟明。他扮相清秀刚正,嗓音苍劲洪亮,婉转情切。表演注重内心体验,情真意切,富有激情,是一位深得观众喜爱的青年演员。代表剧目有:《十五贯》《烂柯山》《蝴蝶梦》《扫松》《云阳法场》《寄子》《打子》《望乡》《搜山打车》等。近年来,多次参与原创剧目《未生怨》《无怨道》《钟楼记》,传承剧目《雷峰塔》等大戏的演出。
2004年获浙江省昆剧、京剧青年演员大赛表演银奖;2006年浙江昆剧团先进工作;2007年获全国昆剧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奖";2009年获浙江省昆剧演员、演奏员大赛表演银奖;2012年获的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表演奖";2018年入选浙江省文化厅优秀专家;2020年入选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计划。
席秉琪--许士麟
浙江昆剧团"代"字辈优秀青年演员,工小生,师承"世"字辈国家一级演员汪世瑜、并跟随蔡正仁、李公律、曾杰等老师学习。
2019年毕业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同年进入浙江昆剧团工作,学习剧目:《玉簪记·琴挑》《牡丹亭·惊梦》《牡丹亭·拾画》《牡丹亭·叫画》《红梨记·亭会》《百花赠剑》《绣襦记·打子》《慈悲愿·认子》等折子戏。出演大戏有《牡丹亭》《雷峰塔》等。2018年《叫画》参加中国第七届昆剧"名师传戏"折子戏专场。
朱 斌--船 家
国家二级演员,2000年毕业于浙江省艺术学校"96昆剧班",同年进入浙江昆剧团工作,浙昆"万字辈"优秀青年演员。工丑、 副,师承王世瑶、陶波、汤建华,拜著名昆剧表演演艺术家王世瑶为师。他嗓音清脆,表演诙谐风趣,基本功扎实,矮子功见长。表演夸而不俗,还擅演彩旦,男扮女装,妙趣盎然, 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演员。代表剧目有《下山》《活捉》《借茶》《芦林》《游街》《扫秦》《借靴》《前亲》《照镜》《醉皂》《十五贯》《奈何天》《风筝误》等。曾于2002年获浙江省青年演(奏)员大赛银奖,2009年荣获浙江昆剧演员、演奏员大赛表演表演金奖,2017年荣获"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铜奖。
田 漾 --慧 澄
国家二级演员,2000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96昆剧班",同年进入浙江昆剧团工作,浙昆"万字辈"优秀青年演员,工付丑,曾得陶波、苏军、张铭荣、刘异龙等名家亲授昆曲传统折子戏,拜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王世瑶为师。他表演细腻,诙谐风趣,颇受前辈老师与戏迷观众的喜爱。代表剧目有《下山》《借茶》《活捉》《狗洞》《前亲》《照镜》《说亲回话》《借靴》《吃茶》《十五贯》《徐九经升官记》等。
曾于1997年获全省少儿戏曲大赛"银奖";2002年获浙江省昆剧青年演(奏)员大赛"表演奖";2004年获"洪昇杯"昆剧青年演员大奖赛"银奖";2007年获全国昆曲青年演员大赛"表演奖";2008年获浙江省第十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程会会--鹤童
浙江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工武丑,师承陶波、张峰、张铭荣等京昆名家。他扮相英武,天资聪慧,身手敏捷,功底扎实,台风稳重。多年来,通过自己的勤奋刻苦,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代表剧目有《四杰村》《试马》《闹龙宫》、《挡马》《三岔口》《哪咤闹海》《借扇》《昭君出塞》《真假美猴王》等剧目。他曾多次参加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待演出,并常年随"梅花奖艺术团"出访演出,广受好评,曾参加2019年新年戏曲晚会。
程子明--珈 蓝
浙江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武生、师承李玉声、林为林、郑蔚涛、王凯老师等。代表剧目有《三岔口》、《夜奔》、《吕布试马》、《界牌关》、《雅观楼》、《挑滑车》等优秀剧目,《吕布试马》在2009年参加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新松计划大赛获得银奖。2011年全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展演《界牌关》担任主演并上中国文化报。曾多次出访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瑞典、法国、英国等演出深受好评。
胡立楠--韦陀
国家二级演员。2000年毕业于浙江省艺术学校"96昆剧班",同年进入浙江昆剧团工作,浙昆"万字辈"优秀青年演员。工架子花脸,师承关长励、何炳泉、郑学胜、朱玉峰、王俞英、程伟兵等京昆艺术家。他扮相刚俊,嗓音高亢,工架凝重边式,台风沉稳大气,表演注重心理体验,情感把握细致入微。代表剧目有《千里送京娘》《山门》《牡丹亭·冥判》《芦花荡》《敬德装疯》等。
多年参加《十五贯》《韩信大将军》《临川梦影》《未生怨》《无怨道》《解怨记》《狮吼记》《红梅记》《钟楼记》等大戏的演出。同时,参加由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新春演出季"的演出,浙江省文化厅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举办的第十届戏曲人才高级研修班等。曾于2002年获"洪昇杯"演员"二等奖";2004年获浙江省昆剧、京剧青年演员大赛"三等奖";2009年获浙江省昆剧演员、演奏员大赛"三等奖"。
王苏鹏--南极仙翁
工老生,师承陶伟明、陆永昌、张世铮、计镇华。2019年毕业于浙江职业艺术学院"13昆曲班",同年进入浙江昆剧团工作。学习剧目有《浣纱记·寄子》《绣褥记·打子》《寻亲记·出罪府场》等。
剧团介绍:
浙江昆剧团
浙江昆剧团成立于1956年4月1日,是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樑等,在原民间戏班"国风昆苏剧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昆剧艺术表演剧团。1956年,浙昆排演了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昆剧《十五贯》,以其高度的思想性、人民性和艺术性轰动全国,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观看了该剧演出。在梅兰芳等著名文艺界人士参加的昆剧《十五贯》座谈会上,周恩来总理称赞该剧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榜样,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人民日报》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发表专题社论。从此,各地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浙江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昆剧的发祥地。
自《十五贯》后,浙江昆剧团又相继改编、创作和演出了《西园记》《风筝误》《长生殿》《浮沉记》《狮吼记》《渔家乐》《少年游》等传统剧目,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拾画叫画》《题曲》《写状》《打子》《界牌关》《弹词》等一批昆剧传统折子戏,经过不断磨砺雕镂,也成为了当今中国昆剧舞台的艺术精品。在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艺术家的栽培下,剧团的演员阵容曾出现了"传、世、盛、秀"四代同堂的兴旺局面。现如今,"万、代"两辈人作为剧团的中坚力量,享誉海内外。
退票/换票规则
配送信息说明
儿童购票
发票说明
异常排单说明
温馨提示
演出时长
入场时间
主要演员
最低演出时长
禁止携带物品
寄存说明
大麦网初始开售时全场可售门票总张数
回到顶部